A·B·C君的故事

1

A君一年前离开了珠海,但没有回到粤西的家乡发展,而是去到珠江口的东面的那座众所周知大城市。

六年前的那个燥热的夏天,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珠海,原因也只有五个字,“不喜欢拥挤”。

“很多所谓的调查都说珠海的工资低,但其实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,不算低了。”A君说道,“毕业出来,基本工资也有5000到手,甚至比广深的同行第一年出来的工资要高。但是,涨薪的速度的确是比不上广深,三四年后,你会发现大城市的同学职位和薪酬都必然在你之上。”

A君对自己的定位很中庸,觉得年轻就不应该太安稳,但也不应该太庸碌。在珠海的工作和生活,可以用一个词形容,就是”安定“,生活的闲暇时间也让他在大城市的同学羡慕不已。

就这样过去了五年,A君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:是时候要决定定居的事情了。

他发现,谈到房子,1万的工资根本无法在珠海立足。70平米的小居室,在市区也就是210万左右,不吃不喝也要将近20年。而自己收入增加的可能性几乎不大,靠着死工资养活自己,实在太难。

“甚至在珠海手拿1万工资,也比不上在粤西城市拿着5000元工资活得潇洒。”A君感慨。

最后,他却去了珠江口的对岸,那个“来了就是当地人"的城市。“反正也是买不起房子,但在那里,工资收入也高,职位升得也快,对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。”

“我希望赚了钱,到了归家养老时,再回来珠海。这一次,我希望这座城市能够再次接纳我。”

2

这个故事,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爱情。

B君虽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但也才29岁,很是让身边许多人羡慕。她是名室内设计师,在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,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师事务所,专攻店铺装潢。如今面对着两个孩子,她只能在照顾孩子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搭理这家她全心灌注的小事业。

问到B君对现在的生活,她说很满意,事业、爱情、家庭都有丰收。这个问题,我在4年前也问过B君,但B君的答案是完全相反的——当时的她,甚至很后悔跟了丈夫从广州来到这座小城,曾经觉得十分无助、彷徨,甚至常常有离婚的冲动。

B君是广州人,和现在的伴侣在大学里相识,相识了3年才进入婚姻的殿堂——别人看起来可能有点长,但因为他们是异地恋,男朋友毕业后回到了珠海工作,而B君却觉得自己的家在广州,一定要在广州找回工作,这段异地的状态,足足维系了两年又多。

对于一段异地恋,两年或许是保质期的临界点,要么迁就对方来到对方的城市,要么感情凋淡立马结束。B君和男朋友感情其实一直都不错,但每每谈到在一起,去哪里发展的时候,沿着电话线的隔空对战便开始了。只要不谈去哪里定居的问题,一切都好说。

最后,因为对感情不舍,B君还是选择了跟男友在同一个城市发展。生活和工作的巨大转变,让B君措手不及。

“当你的所有人际关系链条都要以男朋友作为唯一出口时,你才知道,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多彷徨。”B君想起了3年前的她,“男朋友就是一切,每当他加班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,我便觉得,我没有了他,就没有留在这里的任何意义。这座城市太简单,简单得让我只能围着男朋友转,人少,人际关系更少,要是只身一人来到,会让自己变得更孤独。”

然而B君没有放弃过自己逐渐去适应这个城市,也逐渐去融入珠海的生活,工作上结识了一帮好友,周末偶尔组队爬山远足,也接触了不少同行者。“这个城市虽然人少,但你得到的人际关系,可能是最淳朴的,因为很多时候,你在街上走着,很容易碰到熟人,生活上的关系链,或者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圈子,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在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生活着,对人际关系也格外珍惜。”

身边的好友多了,B君才渐渐摆脱了对陌生城市的彷徨和无助,立下信心在这里生活下去。她和丈夫结了婚,生了子,又自己单飞组建了自己的事务所,人生小目标大概已经完成了不少。

然而,B君偶尔还会想念广州这座大城市,偶尔也会坐着城轨回去看看,日落了就回到珠海的家。

3

B君的丈夫,是C君。

C君是土生土长的珠海人,85后。有那么一段时间,C君也想离开珠海,在广州和B君一起生活。

“大城市给你的,远远比珠海多。”C君停顿了一下,”哦,我只是在说物质方面。“

刚毕业的时候,C君也想留在大城市发展,毕竟自己还年轻,年轻不如早点拼,回珠海还是以后再说吧。但最后,家里人对他说,在家好吃好住的,收入也不低,为什么要到大城市拿居住证做二等市民呢?最后C君还是留在了珠海。

C君一直牵挂着B君,曾几何时也想背起背包马上到广州,最初还有那么一股干劲,有想法有计划,后来就只剩下想法,再后来,连想法都没有了。

“我发现,我已经没有任何离开的理由了。因为未来组建家庭,我也不想我的妻子太劳碌,挤地铁爬楼梯,这不是我所希望的。B君有事业心是好,但我作为男人,也有责任给他一个舒适、宽松的生活氛围,最后我硬是把她带到了珠海。”

“最初我也有一点愧疚,我觉得自己的行为很自私,B君也很委屈,为什么一定要跟着我的想法走呢?但后来,我觉得我其实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,B君也有了自己的小天地,结果总算是好的。”C君似乎还有一点余悸,估计还是害怕着当年一个错误的决定会毁了这段感情。

C君和A君曾经是同事,说到A君的离开,C君总有一点感慨,“珠海的确是留不住人,别说空气多好,别说是环境多美,就房价让人绝望一点,就算是本地的孩子也想离开”。

“广州还有石牌、车陂、棠下、珠村这些城中村,这些城中村房租低,偏偏是年轻人最好的落脚点;而珠海,城中村拆剩几个,年轻人刚来就要承受高昂的房租,不会撑得住多久就想走了。很难住之余,珠海的企业又高挑,明知难招人,要人要求又很高,一副要来就来不来就滚蛋的样子,有时候我还真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。”

“但无论如何,珠海还是座年轻的城市,有些东西会渐渐成熟起来,我还是对这里的未来有憧憬的。”C君说道,“至少,我不用供房,比身边的许多人,幸福太多。”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去或留,离或聚,苦或乐,笑或泪,A、B、C君的故事,或许就在每个珠海人身边循环上演。对这座城市的思考,每个珠海人或许从未停止,但无论离去还是留下,每次选择却是如此艰难——这份艰难,估计就是各种不舍的交织。

3 Comments on “A·B·C君的故事

  1. 原本以为是这个时代对85后或90后的一种嘲讽,细思极恐,原来是这座城市产业的发展对年轻人的毁灭性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